“‘协议班’做到最后,只顾规模,不顾利润,除了资本的催动,也是行业过度竞争的结果。”由于品牌传播渠道畅通便捷,由名师创立的小型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张毅认为,行业想有序发展,应尝试组建行业协会,规范市场规则。
在叶欣看来,公考培训某种程度上是“看天吃饭”,未来对行业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行动,而是整个考情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招录规模,第二是考试周期,第三是用户的购买能力。”叶欣说。
“以国地税合并为例,当时地税招录人数在各省占比约三分之一,合并以后,我们的市场总量就一下减少了20%到30%。此外,也要看各省的财政状况。”张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此外,随着参培率的不断提高,已有部分省市和国税等更强调专业能力的部门,尝试通过分类分级考试提升招考专业性,并强调未来的招考要反套路、反培训,以筛选出能力过硬的专业人员。
“现在公务员考试本身反套路、反模式也很明显,比如说命题每年都会创造性地出现新题型,尽量避开培训机构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所以我们的教学和研发,要在方方面面跟进拆解最近命题发展趋势。”老吴公考创始人吴红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分级分类招聘是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研究,及时推出对应产品。现在多数岗位只考行测、申论,未来可能要考三科,那么就需要培训三科。我们可能会减少每个班的班容,成本会降低一些。但因为培训项目增加了,可能收费会高一点。所以整体来讲应该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张然分析。
另一重调整驱动力来自线上线下的转换。行业普遍认为,由于线上课程客单价低,较低的利润率成为以线上为主的培训机构主要的瓶颈,公考培训市场的主要利润仍然来自线下。但疫情之下,在线培训市场份额第一的粉笔教育在大规模转向线下后,又匆匆大量裁撤网点。而刘文波押注的从线上引流到线下的假设,最终也被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