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不是全部,家长为何就不淡定?(4)

分数是一种评价标准,以此来评价学业状况很有必要。除了可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业情况,很多时候对学生的学习进步也有促进、激励作用。

所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分数应该永远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关键是,如何让分数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如何看待分数和应用分数。

中国新闻周刊:明知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中国家长为什么就是不淡定?

樊秀娣:本来分数只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和学习状况的一个指标,而现如今一旦把分数提到决定学生前途和命运的绝对高度,围绕分数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家长能淡定得了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好教育在理论上指向很明确,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让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由此,得出好教育就是能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顺着这一逻辑,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的、成功的人才。

然而现实是,我们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把学生按分数高低进行评价、选拔和淘汰。

现在强调美育、体育,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把美育、体育表现都折算成分数计入学生的总分,这不就是在告诉大家,分数代表了对学生的绝对评价吗?客观上也是如此,高分才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而进不了好的大学,毕业生将来发展可能会严重受限,类似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晋升甚至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很有可能遭到学历歧视等问题,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在分数威力如此巨大的现实面前,只想单方面让学生及其家长理性地看待分数,很难做到。说难听点,也有误人子弟之嫌。因为除了分数,普通家庭的孩子还能拿什么去竞争?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长嘴上都在叫着要对学生“减负”,私下里却依旧把自家孩子往各种课外辅导班里送。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会比较利弊、权衡得失。

中国新闻周刊:相比讨论什么是好的教育,当下更急需明确的是什么?

樊秀娣:讨论什么是好教育固然重要,但在现有的教育环境和成才期望下,可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成功的人?我们的教育要把学生塑造成怎样的人?

如果社会不能认可并接受多元的人才价值观,对人的评价标准还是沿袭过去单一、狭隘的成才观,那么,以分数高低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教育,无论怎样做,可能都难以很好地体现好教育的本质。俞杨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