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要有“治学之心”
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停地思考,这是校长学习、追求、发展和提升工作快乐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自己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校长应鼓励教师对教材作出适当的剪裁,取舍多寡,增删与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出相宜的安排,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为此,校长要有眼光和胆识撤除无形的课程栅栏,使教师走向广阔的课程创造空间,为教师“个性化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10
要有“创新之心”
校长时时以自己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去感染、带动教师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能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教师的创新潜能,捕捉教师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校长要组织和动员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和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作为校长,还应有过去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转向强调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由注重学习结果评价转向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并重;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评价方法由单一量化向质化与量化相结合;评价标准由整体划一向个性化方向转化。
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好校长只要把握时代的潮流,用具备的专业知识、清醒的头脑和敢于创新的勇气,积极地参与课改实践,深层次地确立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与肩负的重任,才能促使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不断走向民主、开放、富有活力的创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