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民办校通过战略合作在寻找出路。
比如清森学校和探月,海淀青苗和领科、达罗捷派和BISS。这样的融合一来形成规模效应,二来提前避免培训资质被停招的风险。
这种“强强联手”能将国际化教育带向何方,也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
03、
家长的转变
与此同时,家长的想法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净值人群更愿意选择公立体系?
海淀一些拥有上千万学区房的高净值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入中关村X小,也不会把孩子送入国际化学校,理由是在北京,确实是公立资源更强,比如学校有金帆乐团,疫情前会去联合国、金色大厅等地方演出,那是民办学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部分高净值家长,哪怕把孩子送入了国际化学校,也会选择综合素质班,一方面想让孩子能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是希望未来有更多路可以走。
△29.8%的家长希望从高中开始国际化教育
破除对外教的迷信
从一开始,把外教数量当作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到现在,北京的家长越来越理性,认为其实好的中国双语老师,有时候比外教更能让孩子学到东西。
因此现在有不少学校,经历了由外籍老师上全科科目后,开始用中文或双语教授数学等理工科目,对语文和数学基础尤为看重,反而家长更为买单。
△46.7%的家长期待更多海归老师,32%的家长认为中教也很好
04、
还要不要读国际化学校?
最终的问题回到,在北京,还要不要读国际化学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聊聊对这些年国际化学校各种变化的看法。
国际化学校的兴起符合周期规律,经历了高速发展,一定会伴有无序,挂羊头卖狗肉的有之,无资质办学的有之,所以进行民办教育的规范化,是必经之路,大浪淘沙下来的才是精华。而经过规范后的国际化教育,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应该是利好。
震荡过后回归理性,面对变化,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应对?
我曾看到过有家长一遇到变化就焦虑,一焦虑就想通过转轨缓解焦虑。
疫情开始的时候,她把孩子从民办转到公办,
双减来了,觉得公办学不到东西,又把孩子从公办转回民办;
疫情蔓延时,想着让孩子读完高中再出国,
最近国内疫情持续,又想着让孩子早点去读美高英高……
一位大咖校长曾用他从教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