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先解决现实问题,再考虑事业发展”
尽管有各种困难,但是从“双减”政策出台开始,国家就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以应对可能面临的转岗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梳理了近期来自各地的相关政策。
北京市为需要转岗改行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储备了充足的岗位资源,明确了教学教辅类、技术支持类、运营职能类、市场销售类四大类岗位储备方向,有针对性加强典型岗位的储备工作,还为需要转岗改行的相关人员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开展持续3个月乃至半年的“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陆晓播透露,随着北京教育“双减”工作的持续推进,北京还将动态监测学科类校外培训头部机构用工风险,提早对接机构开展就业服务。相关部门将主动对接重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用工情况摸底,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保障,精准推送政策和服务信息。
海南省从三方面解决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转岗再就业问题。一是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针对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学科类教学教研人员特定的学科知识背景,以海南自贸港招才引智等专项活动为契机,先后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就业帮扶周等专项活动,提供基层教师岗、特岗教师岗、对外汉语教学岗、企业内训讲师等岗位信息,鼓励参加选拔考试。二是支持教育培训行业人员实现平稳转换,对有就业意愿的其他待就业人员加强转岗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其他被裁减人员做好失业登记,对符合参保条件暂时无法就业的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三是及时调解仲裁劳动纠纷,防范化解用工风险。完善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处置预案,主动开展预防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