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化:韩国人为了补课曾付出多少代价?

众所周知,东亚地区深受儒家思想以及科举考试机制的影响,非常注重教育,韩国社会也不例外。

对于国土面积较少,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韩国而言,之所以取得如今的经济发展成就,与注重教育的社会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寄生虫》、《天空之城》、《顶楼》等韩国影视作品的桥段,不难看出,韩国社会崇尚教育文凭的程度可谓疯狂。围绕着高考,以及能否进入名牌大学而展开的竞争,不亚于现在的中国。

教育内卷化:韩国人为了补课曾付出多少代价?

韩剧《天空之城》剧照

如今中国舆论界出现的“鸡娃”、“内卷”等新词汇所表达的竞争压力,其实韩国人早就习以为常。通过高考成绩能否杀出重围,或是进入首尔市内的名牌大学(《天空之城》的“SKY”, 指的就是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三所顶级大学)几乎决定了未来你的收入及社会地位。

这样的风气,在40年前的韩国就已经存在。

上世纪60~70年代,韩国社会进入高速经济发展的轨道,曾经一度非常贫穷的社会,随着高速经济增长产生巨变——普通人能够通过教育和技术,实现“阶级上升”。

教育内卷化:韩国人为了补课曾付出多少代价?

1973年韩国考场周围的横幅

于是,众多寒门子弟的家长们,为子女的教育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以高考(수능)为代表的应试教育,显然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经济社会需求。

1968年,韩国政府废除初中升学考试,令韩国中等学校的学生比例大增。紧接着,1974年“高校(韩国的高中)平准化”废除了高中升学考试,所有符合升学条件的学生在自己的学区内可自行选择就读的高中,这导致韩国高中生的比例猛增,也使得高考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韩国学子们的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教育内卷化:韩国人为了补课曾付出多少代价?

1972年韩国高考考场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