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以此测算,7700元学费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21%,但却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5%。
对此,一些地方则表示会通过助学金和贷款等方式保证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得以入学。
还有观点认为,社会各界对于公立高校涨学费的批评,主要在于学费的使用情况未依法向社会公开,生均培养成本成了一笔“糊涂账”。若从学生群体的体会来看,也可能存在“学费涨而服务未提升”的情况。
程方平指出,各地应对高校的支出成本作一个准确的审计,“看看里面有没有乱花钱的情况。”
程方平认为,一些地方奉行“GDP主义”,认为砸钱就能砸出一个世界名校。“现在看来,我们很多大学的建设是超标建设,动辄几千亩校园,几栋豪华教学楼,国家补助用到哪,如果基建都吃没了,那学费肯定要涨”。
“有句老话叫,‘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程方平说,“一些地方不要过于关注高端,现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把基础弄好,不是拿钱堆出来的,也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成大学生就能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