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在葛利普参与创建的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地质学会与北京大学决定,将葛利普墓由北大沙滩旧址(现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迁入现北大校园内。
如今,矗立在北大西门内的葛利普教授之墓,永久地象征着我们对这位中国古生物学之父的崇敬与怀念。
六代单传
古生物学专业在北大,曾一度因故取消,2007年,北大“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次年,北大在元培学院恢复了古生物学专业。
从2008年到2016年,北大古生物学先后招收了张博然、刘乐、刘拓、薛逸凡、侯铭泳、安永睿等六名学生,总共六届,每届有且仅有一名,被戏称为“六代单传”。
“大师兄”张博然2005年入学,2008年转入古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博士专业方向为整合生物学。
2011年,张博然在果壳网一则讨论帖当中自嘲地说:“鄙领域(演化生物学)最牛的奖叫做Wallace奖,于物种起源诞生50周年的时候首发,之后每50年发一次。”
如同他好玩的性格,张博然当初选择古生物学专业也是因为兴趣使然。当时,一门叫做“演化生态与行为”的课激发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有些病原体的毒性很强,有些却很弱?为什么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个头这么小?
跟一般生物学注重描述“是什么”不同,演化生物学更着重探讨的是“为什么”。
当时北大没有开设演化生物学专业,于是张博然就选择了最相近的古生物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