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专业“六代单传”,一人请假全院休息,毕业合影只有1名学生(2)

此后,丁文江前往美国,为北京大学和地质调查所寻找急缺的古生物学人才,辗转联系到正值困境的葛利普,双方一拍即合。

就这样,葛利普来到了中国,担任北大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和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

当时的中国地质学研究和教学都不成体系,古生物学方面更是只有一些零散的资料和成果。

葛利普的到来,使北京大学和地质调查所立即成为国内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学术中心。

1922年,葛利普参与创建了中国地质学会,协助创编了《中国古生物志》,并撰写了包括《中国古生代珊瑚化石》在内的多篇文献,使得中国古生物学在短期内就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力。

由他著述和编制的《中国地层》、《亚洲古地理图》,是当时对中国乃至亚洲地质历史最完善的总结。

对这种种辉煌的成就,李四光后来评价葛利普时说道:“我国地质,初具雏形,提之携之,赖公有成。”

除了学术上的卓越贡献,葛利普还竭尽心力培养了中国最初的一批地质学与古生物学人才。

葛利普患有风湿病,腿脚不便,需要借助拐杖或轮椅才能行动,但他总是准时上课,风雨无阻。

他常对学生说:“不要老落在岛国日本的后面”,“在你们的国家里,你们是发展这门学科的先锋”,“将来在你们的国家里,科学的大厦一定会耸立起来的。”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