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了扒藤校的录取数据,才发现留学风向真的变了(2)

曾经,藤校意味着阶层跃升的通行证。几十万美元的投入,换来顶尖学历、人脉资源和名企起点,被视为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但这笔账,如今越来越算不清了。

一边是动辄大几十万美元的高昂学费,另一边,却是“毕业即失业”、“高学历打零工”的现实。

最新数据显示,连哈佛的MBA都有23%的毕业生毕业三个月后找不到工作,MIT也差不多。

扒了扒藤校的录取数据,才发现留学风向真的变了

图源:《华尔街日报》

对中国留学生而言,挑战则更为严峻。整体就业市场疲软,加之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签证政策收紧、留美难度加剧……即便出身藤校,也难逃从entry-level卷起的命运。

即使回国,也同样充满挑战。“哈佛博士后任职街道办”、“耶鲁大学生当村官”的个案,也在频频刷屏。

个例虽小,冲击却大:学历再高,也不代表能赢。名校出身,毕业求职照样也得从头“卷”。

过去那个“读藤校就稳赢”的逻辑,已经不成立了。

扒了扒藤校的录取数据,才发现留学风向真的变了

光环在褪色,规则在重写

别说在国内,就连在美国本土,常春藤名校的光环也似乎不再那么耀眼了。

扒了扒藤校的录取数据,才发现留学风向真的变了

《华尔街日报》还专门写了篇“抱歉,哈佛。现在大家都想去南方读大学”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