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社交,本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另一方面,密歇根大学聚焦归属感、个人关系、生活冲突和孤独等问题,向重度抑郁群体开展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缺乏归属感是抑郁的重要诱因之一。
因此,“社交上亮红灯”并不是一个乐观的大学生活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
2
“课业压力大,教授又超严格,
我为自己的没用感到羞愧。”
MIT的官方博客中,记录着本科生Angelina G.在MIT罹患抑郁的故事。
Angelina G.曾有幸与一位知名科学家共同进行一项独立研究项目。那段时间,她每天都阅读大量论文,反复推敲自己的想法,每天都会从凌晨1点工作到凌晨5点。
靠着这股干劲,Angelina G.在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找教授探讨时,她提出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被教授全盘否定!
她说:“我非常努力,但仍未达到教授的期望,这让我对自己的没用感到羞耻。”
名校孩子真的都挺拼的!大家普遍优秀又自我要求很高。为了跟上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应对教授的高要求,常常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3
“大学学费太高,我不堪重负。”
斯坦福2025届学生Elizabeth Schmidt,也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多数学生不同的是,她的压力源自高昂的学费。
Schmidt表示,由于家庭收入不符合获得经济援助的最低标准,她不得不贷款来支付学费,同时,还需要做两份兼职供自己日常花销。
在Schmidt看来,平日里完成繁忙的学业本就“分身乏术”,再为学费发愁,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相比美国学生,留学家庭通常会提前平衡好家庭收入和留学支出,入学后“捉襟见肘”的情况鲜少发生。
不过,棕榈君还是要提醒大家,因金钱分配不当预支学费,还不敢告诉爸妈,孩子一个人干着急的例子,少见但也偶有发生……
综合以上,美国顶尖大学学生的压力确实不小。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名校的教学师资、研究资源、就业机会和影响力等,仍令全世界的学子们心向往之。
因此,准留学生生和家长们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更好的渡过大学生活?
首先,不要选超出“能力”范围的大学。
前文提到的那篇留学生心理问题文章下,两个高赞留言不约而同指出:一味地让孩子冲刺与能力不符的名校,很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这里提到的“能力”,既是字面上的学术能力,也是常被忽视的学生与大学的适配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棕榈君常常提到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