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育人质量的“三重门”(2)

我认为一所学校,办学成绩的基本标准必须是打开第一重门,实现学习成绩的优质和达到较高的升学率,这是底线目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教学质量(狭义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打开第一重门,实现第一重门的目标之后,学校要继续的打开第二重门,把育人目标由对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追求,上升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关注,以及学习品质和学科思维的培养。这是一重不容易迈进的门,不少学校甚至于一些所谓的优质学校都止步于此。其原因是学校核心管理层没有打开第二重门的意识和高度。能否迈过这一重门,决定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笔者所在是初中学校),进入高中之后是否仍然有持续的后劲。这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分水岭。因为,这一步已经超越了“分”的表层,进入了“人”的学习品质的中层。

但推开第二重门,仍不是衡量一所学校育人质量的最高指标。它还有第三重门:核心素养的形成,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是育人质量的高阶标准,同样,也是一所真正优质校(名校)的内在核心指标。这一重门,已经超越了将学生当作“学习人”的层面而着眼于其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层面,是道德品质、思维性格、全面发展的综合培养,此处的“人”应该是大写的“人”。当前,只有少数学校摸到了第三重门的门槛,开始尝试解锁第三重门,并积极地朝这个方向努力。

开学初,我在学校讲座的时候谈到了“三重门”,体育组组长范斌老师和我交流他对“三重门”的理解。他将“三重门”育人看作一个人的运动发展:第一重门是腿脚,第二重门是腰腹,第三重门是头脑。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走得远,他必须有健全的腿脚,这是一个正常人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但仅有腿脚还不够,他的腰腹(核心力量)必须有力,有了强劲腰腹的核心力量,才能跑得快,跳得远,才有持续力量。通常拥有这样能力的人,就是运动员了,这是发展目标。但具备前两点还是不够的,还不能确保其成为优秀运动员,因为,他还需要头脑,也就是由方向性、坚韧性、学习力和持久力等组成的思想品质,只有拥有这样的头脑,才能成就其卓越,这是高阶目标、尖端发展。听完他的见解,我深以为然。他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思考。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