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家庭都理解错了刻意练习(3)

一个10岁以上的孩子,有时候他从同伴身上获得的启发、收获与建议,比父母的唠叨更管用。所以说每个孩子都该有五个榜样:父母榜样、同伴榜样、社会榜样、名人榜样。其实10岁以上的孩子,父母榜样我们还是要做,但他不一定爱听,而同伴对他的影响会大起来。

所以在刻意练习这方面,如果你能够让孩子找到一个同伴或者教练,也许未必事半功倍,但至少能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这个内心的状态和自我效能,能够持续更久更远。

之前,我专门讲了一场直播,主题是「如何引导孩子举办家庭读书会或者同伴读书会?」。因为咱们说读书会是个载体,在读书会里面大家可以看看c罗或者梅西的传记或者纪录片,然后大家一起聊聊足球。读书会其实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它是通过一个载体让大家共同探究内在世界或者外在世界,让孩子内心更加辽阔。

所以那天的直播我跟大家讲,家庭、同伴读书会的核心真的不是书,而是通过这个组织形态,让孩子愿意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表达心中所想,发现世界的辽阔。

那么教练也未必是俱乐部、兴趣班的教练,上面我所提到的五个榜样,里面有两个榜样是可以做孩子的教练,分别是社会榜样和父母榜样,都是给孩子赋能和引导的。

父母榜样大家都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而社会榜样的的意思是,比如说孩子特别喜欢研究机器人模型和一些电子元件等等,就是在理工科这方面很愿意去钻研一些事物。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给他报兴趣班,但可能这个社会上,你的某个好朋友是一个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朋友可能一年跟你的孩子见四次面,平均每三个月见一次面。然后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你的孩子可以问问他,你每天都做什么工作?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孩子?类似于职业启蒙一样,让孩子知道从小富有什么样的自信心和能力,未来才能够在你所练习的这个方向走得更远。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从成年人的世界看待今天刻意练习的价值是什么。这也是教练。

孩子在某个方向做刻意练习,如果你能够找到他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个同龄人,或者是付费的俱乐部、兴趣班教练,还是社会上能够在职业方面给他启蒙的人,一个月或三个月见一次面,那么对于孩子在刻意练习走得更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家长朋友说,父母太难了,要赚钱,要陪伴孩子。是的,但在直播间,我也给大家分享过很多方法,从鼓励日记到家庭看板再到能量清单,我给了很多家长朋友们最简单但也是最有效的,激发孩子自驱力和自信的方式。

什么叫能量清单?能量清单就是孩子放学回家,有一张大白纸在门口贴着,写一句话或者一件事,描述今天你在学校里面能够掌控的,或者能够突破的一件小事情。如果那张纸大,你可以一个月换一张,如果纸小,你可以一个星期换一张。这非常简单,不需要你是高学历,也不需要你是全职父母。

反馈至关重要

「反馈至关重要」顾名思义,刻意练习如果没有反馈,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我们虽然说要谋求进步而非展示才华,不跟别人比,但我总要知道我的付出,我的每日精进真的是在精进的。怎么做呢?一定要给反馈。关于反馈,我给大家3种方式

1、鼓励日记、能量清单式反馈。

对于孩子行为本身,能够进行一句鼓励,这本身就是反馈。这个反馈其实就对应咱们6要素中的第1个要素,提高他的自我效能。

2、引导孩子做复盘的反馈。

每周或每天,对你在这件事情上用的时间,产生的个人感受等等,做一个复盘。

3、给孩子奖励的反馈。

这其实也是一种反馈,孩子如果能够持续做一个练习而且有目标的每日精进,这真的应该给他一个奖励。

80%的家庭都理解错了刻意练习80%的家庭都理解错了刻意练习明确动机、勇于突破

「明确动机」其实就是回到根目录,为什么而练习?我们刚才说要制定目标每日精进,这个目标可能是量化的指标,那么我们应该明确目标,知道自己今天刻意练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练琴、阅读、运动、打球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10年后成为某个领域的深度爱好者,能够利己又利他,成为帮助别人的人,这样自己也能活得更通透。

所以要知道,当孩子实在是坚持不下去或者特别辛苦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留白,一起下楼散步,一起去爬山,告诉他其实妈妈认为,你练琴的目的不是把琴练好,练琴本身是为了让你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所以,如果你最近受到了困扰,可以稍微停下来,带孩子看一些音乐家的传记电影,带孩子听一场音乐会,跟孩子聊一些事儿。有的时候,艺术的东西,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可能给了我们内心慰藉,给了我们力量,这是艺术的价值。留白过后,我觉得可能会让孩子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刻意练习。这是动机的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勇于突破」。前面我所说的其实也是突破,能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明确动机,然后持续练习。但是,还有一种突破是什么?那就是跳出舒适区。

很多孩子喜欢音乐、艺术,去看艺术展,你每天让他练习半小时,他还挺享受的,对不对?虽然他也可能有一个每日精进的小目标,但其实他这个所谓的长期享受,会让他掉进舒适区里面。

他不想或者说家长们也不知道如何去突破,比如说挑战别的乐器,跟一个厉害的人物去交流,或者参加一个管弦乐的合唱合奏活动。老师每天都把他当榜样,家长每天一看到孩子练琴就很开心。但他这种其实也是违背了刻意练习,或者说在刻意练习这方面没有真正变得精进的一种现象。

这时候,有一句话叫做:跳出舒适区,进入勇气区。

舒适区的外面我认为是勇气区,不是说给自己找麻烦,而是真正的刻意练习者,是跳出舒适区,勇于挑战,勇于突破自己。他是一个自学高手,也是一个不断攀登、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的人。所以这个「勇于突破」也呼应了我们 6 要素中的第 1 个要素「向上的心:自我效能」。

以上就是我所讲的刻意练习的本质和6要素,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小小启发?

上一次和大家讲刻意练习还是3月份,时隔8个月后,我觉得刻意练习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就是常识,但我看到很多家长朋友在引导孩子方面都掉入了缝隙,存在一些理解的误区。所以,我将刻意练习相对精炼的部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