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刘亦婷们硬刚《纽约时报》:我的生活,不是你们的流量(3)

「暗访记者」的存在,为校报记者带来了抢发第一手新闻的竞争压力,但受到影响的人远不止于此。

在以往的开学季,新生们就常常担心好奇的游客会通过宿舍的窗户拍摄他们的隐私照片。

如今,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开始防备那些偷偷拍摄照片的摄影师,因为这些人转头就会在报纸上长篇大论美国精英教育的消亡。

哈佛刘亦婷们硬刚《纽约时报》:我的生活,不是你们的流量■正如《大西洋月刊》一篇文章所说,太多的学术界不关心普遍的人类尊严,没有留下宽恕的空间,也对共同进步不感兴趣。

但也有学生将此视为一种自我表现的机会。

学生洛里·S·巴科(Lori S. Bacow)表示,每次步行去上课时,她都会认真化妆并烫卷自己的头发,因为如果她想出现在《华尔街日报》上,就必须让自己光彩照人。

还有一位数学专业的学生通过《纽约邮报》的一篇文章了解到了有关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的信息。

不意外的是,一些学生家长也参与到了这条传播链之中。

学生克劳丁·谢伊(Claudine Shay)坦言,自己的祖母在退休后找到的新目标就是在《每日电讯报》上转发自己写的文章。

哈佛刘亦婷们硬刚《纽约时报》:我的生活,不是你们的流量■在Youtube上,随机采访一名名校学生成为一种新风潮,博主获得了流量,学生也能在聚光灯下分享自己的观点

为了挖到更多的报道,记者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他们穿上了哈佛学生的标志性装束来进行身份伪装,例如加拿大鹅外套配上经典的百日草拼色围巾,并徘徊在哈佛校园的各个角落,以记者的职业敏感寻找着潜在的新闻话题。

一位女生在向室友哭诉自己失恋时,发现室友在用手机进行录像,而实际上这位室友是一个戴着逼真橡胶面具的《华盛顿邮报》记者。

在这位记者看来,哈佛女孩的爱情生活能够为精英报道增添有趣的个人视角。

哈佛学生也尝试寻找记者们来到校园的原因。

通过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在一次经济学讲座结束后拦下了《纽约时报》的记者莱斯·麦吉尔(Les McGill)。

在被询问来访目的时,麦吉尔解释自己最近遇到了一些阻碍,他的治疗师建议他回到母校,以便与内心的自我进行对话,此外他也想了解GDP的计算方式。

但在第二天,麦吉尔发表了一篇长篇评论文章,将讲座的讨论部分与民主党对于以色列问题的分歧联系在了一起。

哈佛刘亦婷们硬刚《纽约时报》:我的生活,不是你们的流量■有人统计过《纽约时报》上名校出现的频率(图片来自VOX)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