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就差高考临门一脚!没想到有大批考生开学不报道更有甚者,他们连个招呼都不打,面对这些“言而无信”的考生高校该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河南是高考大省,百万大军过独木桥不容易,考取大学又不去报到,白白地浪费了高校的招生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多所高校被“放鸽子”
最近,郑州大学发布的一则《2025年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名单》公示,有59名放弃入学资格的新生里,有5名博士、54名硕士,更有甚者,这些考生报考的专业中竟然还有网友呼吁临床医学的考生。
经过了解可知,这59名考生放弃入学细节是有57人是“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态度十分坚决;另外2人“逾期未报到”,涉及的学院多达12个,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商科、医科、工科的学生加起来超过七成。这种“录而不读”的现象已是蔚然成风。
扬州大学教务处近期发布的公示显示,该校已被录取的68名2025级新生,因未按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入学手续,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做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扬州大学不是第一次被“放鸽子”。根据去年的统计,该校有78名新生放弃入学。
广西民族大学公告显示,今年有300多名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沈阳建筑大学发布的新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告显示,该校共有522名本科生(含二学位)逾期未报到或放弃入学资格,有关数据显示今年该校今年共录取约4000名新生,放弃入学比例超过13%。
13%的新生被录取不来报到,这又意味着什么?有网友说,老百姓清醒了,投入产出比不合算!毕业就失业的学校和专业,花出去的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挣回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考生被录取不去报到的原因吗?更有一些考生直接拒收录取通知书。
是考生言而无信,还是教育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