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家长自己也得多读书、多思考。
别总陷在“别人家孩子报了三个班,我们家只报一个会不会落后”的比较里,这种心态特别容易焦虑。你对教育的认知,就是孩子教育的天花板,你怎么看学习,怎么看成长,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想法。
你要是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孩子也很难真正喜欢上学习。
说到底,这么多年,培训班从来没少过,也从来没消失过。
有人靠它补自己的短板,有人靠它缓解心里的焦虑,但真正懂教育的人,从来不会把孩子的未来“外包”给一个培训班。
因为他们清楚,孩子需要的不是“填鸭子”式的灌输,而是能“燃烧自己”的内驱力。
所以,下次再被“弯道超车”“赢在起点”的广告语戳到心窝子时,先冷静下来想想:你到底是想培养一个只能应付短期考试的短跑选手,还是想陪孩子跑一场能持续一辈子的马拉松?
教育这事儿,从来不是瞬间得分的游戏,而是一场慢慢来的修行。急不得,也骗不得,更不能指望靠花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没机会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