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五大冷门专业出炉:多是不好就业专业,农林类好就业为何冷?(3)

比如,广东省三次征集志愿、广西省四次征集志愿、云南省第六轮征集志愿,都无法实现所有民办高校的满额。

其中广东省的湛江科技学院缺额数量更是从头多到尾,经历三轮征集仍然还有几千个的差额。

原因很简单,民办学校不能保证就业,性价比不高,考生和家长已经不再愿意为高昂的学费买单。

民办学校会越来越冷,甚至会出现民办高校“关门潮”。

四,中外合作办学为何成为新冷门专业?

高考五大冷门专业出炉:多是不好就业专业,农林类好就业为何冷?

中外合作办学一般被称为“带尾巴的专业”,一些公办学校设置中外办学专业,专业名称后面加个“中外合作办学”,收费便猛增,有的甚至比民办高校的收费都要高。

结果呢,毕业后很多学生既出不了国,又找不到工作,高额学费打了水漂。

因此,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越来越不受待见。

比如,2025年广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信息显示,在普通本科批第三次征集志愿中,物理类海南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仍然有缺额。

五,为什么公办大学中不好就业的专业成了新冷门专业?

高考五大冷门专业出炉:多是不好就业专业,农林类好就业为何冷?

今年,一些公办高校中出现了一些很冷的专业。

主要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小语种、旅游管理、土建类和农林类等专业。

比如,2025年内蒙古提前批B段历史类投档中,就连北京大学的公共管理类都出现了断档!非常罕见!

北京大学的小语种专业在江苏和陕西两省也都没有录满,这是破天荒的现象。

还有就是土木建筑类专业今年更冷,即便是211和985大学,土木建筑类专业仍然少有问津,一些大学在院校专业组里热门专业混搭土木建筑类,学生同意调剂专业时,就给调剂到这些冷门专业,这些学生欲哭无泪!

六,农林类专业好就业,为什么一直遇冷?

高考五大冷门专业出炉:多是不好就业专业,农林类好就业为何冷?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农林类专业很好就业,然而一直遇冷。比如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包括各省的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高。可是每年高考分数线却很低,高分学生避之不及。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