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中层执行力的6个策略(2)

要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

管理要有制度保障。学校制度以及内部运行机制是学校管理保持和谐、稳定和步调一致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学校必须有一套高效的制度作为抓手,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制度,是学校实施和谐管理、提高管理能力的前提,也是学校管理者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为此,在制定制度时不能闭门造车,不切实际;一定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校情,要考虑教师的可接受性,要适应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要深入到教师之中,集思广益,以人为本。

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有利于强化制度本身的激励和约束功能,执行起来也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管理制度制定后,关键在执行,切忌只喊口号不做事。

中层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守按程序、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执行原则办事。要建立问责制度,明确每一项制度执行的责任人,对于因为执行者主观不努力而造成的执行不力要追究其责任。

要建立系统的督查机制

对目标的追踪跟进管理,是学校执行能力的核心所在。所以在对待学校具体工作任务时,一定要制定一份清晰的跟进督导计划。同时,要分阶段督查计划的实施情况,找出计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并迫使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协调整个学校的工作进展。

要建立严密的绩效评估机制

绩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明确评估的对象和内容;告诉被评估者评估指标的目标值和权重的分配;不断进行相互沟通,发现提高绩效的关键要素;将评估结果与奖罚制度挂钩。建立评估体系的目的在于树立“责任原则”,杜绝或避免“相互推卸责任,最终无人负责”的现象。

提升学校中层执行力的6个策略

设计合理的执行流程,注重细节管理

合理的执行流程是学校有序运行的保障,要使中层管理者明确常规工作及重大事宜的执行流程。

强调管理的规范化,在执行每一个流程中,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量化,用流程来推动执行者的工作,让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事事靠领导来推动。并在每个执行链中提炼出几点核心内容,以便执行者能优先配置执行资源,而不是到处是重点,漫无边际。

细节决定成败。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被誉为“世界经理人的经理人”,但多数人对他的了解和尊重,并非是因为他在管理学基础理论上做出了多么大的建树,而是他身体力行的一些管理细节手写“便条”并亲自封好后给基层经理人甚至普通员工;能叫出1000多位通用电气管理人员的名字;亲自接见所有申请担任通用电气500个高级职位的人等等。

所以,中层管理者在完成目标任务时,应从细节抓起,注重细节管理,完善细节,追求完美。

提升学校中层执行力的6个策略

打造学校执行力文化

学校在前进中如何使每位教师不同的力最终成为一股“共线同向”的合力,只有依靠学校文化,需要学校有强烈的“执行力文化”。

这种文化使得每位教师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并自觉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使学校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执行力文化。

培育执行力文化要注重以下两点:

1.要使每位教师都心系学校,将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位教师与学校荣辱与共、唇齿相依。坚信名校打造名师,名师支撑名校的理念,不断地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2.要制定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要恰切地运用激励机制,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处理好努力与成绩、成绩与奖励、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要奖罚分明,要把薪酬设计与业绩联系起来,对那些有卓越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给予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回报。

提升学校中层执行力的6个策略

提升中层执行力必须澄清的问题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