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为支付高昂的补习费用,不得不缩减其他开支,甚至举债度日。
教育不是一场赌博,但“鸡娃”却让无数家庭押上了全部。
然而,经济压力只是冰山一角。更严重的是,这种高压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深远影响。
1980年代末,日本青少年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显著上升。日本《朝日新闻》曾报道,1989年日本中学生中,超40%的人表示“经常感到极度疲惫”,30%的人承认“曾因学业压力产生轻生念头”。
1998年,日本青少年自杀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超30%与学业压力有关。
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人才,但“鸡娃”却让许多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1990年代初,日本还出现了一个新词——“不登校”,指的是因心理问题拒绝上学的孩子。
根据日本文部省的调查,1995年日本中小学“不登校”人数超10万,创下历史新高。在此之后,每年持续刷新纪录,到2022年达到了29万9048人。
家长们也开始意识到,“鸡娃”教育的代价远超他们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