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鸡娃”还有意义吗?日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2)

然而,这种疯狂的“鸡娃”教育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回报。

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学历贬值的序幕也由此拉开帷幕。

数据显示,1995年至2000年,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从80%骤降至55%。

更糟糕的是,学历与薪资的关联性逐渐减弱。曾经被视为通往成功之路的“名校”敲门砖,贬值得如同大白菜。

许多高学历者只能找到低薪、临时的工作,甚至不得不从事与专业无关的体力劳动。

疯狂“鸡娃”还有意义吗?日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

日本用真实经历告诉我们:“当学历成为唯一的信仰,教育的本质便被扭曲。”

学历固然重要,但盲目追求学历,只会让教育陷入死胡同,最终让孩子和家长都成为输家。

疯狂“鸡娃”还有意义吗?日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

在日本,家长“鸡娃”教育的疯狂,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没有赢家的“内卷”战争。

不仅家庭背负经济重负,孩子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身心代价。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1985年日本家庭在课外补习上的平均支出,高达每年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占家庭收入的20%以上。

疯狂“鸡娃”还有意义吗?日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

在东京、大阪等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30%。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