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少子化趋势下,高校是否会出现生源危机?(2)

而在2038—2050年间,高等教育生源的需求规模从1472.02万人增加至1816.86万人,根据悲观情景下的低方案、稳定情景下的中方案、乐观情景下的高方案三种情形预测,生源供给规模可能从1198万人分别减少至645.01万人、820.08万人、995.17万人,形成从274.02万人分别扩增至1171.85万人、996.78万人、821.69万人的供给缺口。

这意味着从2038年到2050年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生源呈现出供给小于需求的发展态势,生源供给状态由上一时期的过剩转变为短缺,生源供需差距也从需求缺口转变为供给缺口,且呈现出显著的持续扩大趋势。

2024—2050 年高等教育生源的供需缺口态势。论文截图

2024—2050年高等教育生源的供需缺口态势。论文截图

生源供给不足会有哪些影响

上述研究指出,在人口少子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过度扩张与适龄生源规模减少的影响叠加将为“生源危机”埋下伏笔,并可能进一步引发生源质量危机。

研究进一步阐述,当生源数量下降时,部分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的民办高校和专科层次高职类院校可能会竞相降低录取分数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因为高考成绩是评价学生生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考成绩低的学生往往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越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校的生源质量越差,这将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另外,上述研究解释,生源供给下降还将造成教育教学资源的闲置浪费,招生不足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又引发部分高校财政危机以及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危机,最终部分高校因经营不善而被迫缩小办学规模、合并重组、接管转型或者走向破产倒闭,长此以往将形成“生源数量减少—录取分数降低—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下滑—招生严重不足—生存倒闭危机”的恶性循环。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