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祖国开放,熬到曙光的我立刻开始计划回国。
可当我兴奋谈论“归巢”的时候,发现孩子们跟我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妈妈,我们不想回国,我们喜欢这里..."
在异国悄悄扎根
事实上不仅孩子们喜欢这里,先生和我也喜欢,尤其是喜欢学校。
首先,这所学校更关注孩子成长为一个“ 完整的人”。尤其是小学阶段。
小学日常以“玩”和“实验”为主,每天中午13:00就放学,主要课程围绕着 “认识世界,了解自己”, 在学习地理、历史中大量看书思考讨论,从来没有任何默写和背诵任务。
虽然是这样,但去年12岁的儿子在英语少年托福考试居然轻松得了满分900分,是不是证明学习也许并不需要死记硬背?
下午有近15种课外活动供孩子选择,包括足球、篮球、橄榄球,民族舞、芭蕾舞、街舞,钢琴、提琴、排箫...以确保任何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只要时间安排得开,不限制数量,而且这些都包括在学费里,无需额外交钱。
精力旺盛的孩子每人都选了4个课外班,累得回到家里简单吃过晚饭后沾到枕头就进入梦乡。过去三年他们一直保持在晚上20:00就寝,包括初中生老扎克。
去年儿子升初中后课业开始多起来,学校也开始重视学科成绩,他又选修了数学特长班,时间明显不够用了,于是他只保留了最有兴趣的高尔夫和钢琴,从广度向深度发展。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兴趣班会影响学业,我的实际经验恰恰相反:
当孩子们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反而更专注学业,写作业更主动,自己的东西都提前整理好装进书包,免得忘带失去玩耍训练的机会。
有一次三花花没带篮球课的运动鞋,只好干坐一个小时眼巴巴看别人玩。自此再也没有忘带装备过。
他们明白只有把“正经事”高质量完成后,才能有更大自由和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长期大量的户外运动让孩子们睡眠非常好,身体很结实从来没生过病,每天都元气满满、自带小马达度过欢快的每一天。
篮球是三花花最爱
其次,分数是为了让老师更好因材施教。
孩子的成绩不是期末考试决定的,而是一年以来的平均表现:
平时作业完成率、准确率、实验表现、每月小考、季度大考都会算进去,期末考试成绩10%都算不上,所以即使发挥失常几次或没完成作业,完全不影响全年成绩。
这更能排除偶然因素,反映孩子真实能力,也避免让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或者过度紧张。
4年前儿子在国内上小学三年级时候考试低于90分我都会焦虑,可在墨西哥这几年我完全改变了对教育的理解。
过度刷题,大量重复死记硬背以取得高分,是以透支小孩子“好奇心和内驱力” 为代价的。长期下去容易让他们厌倦上学,得不偿失。
最小的女儿三花花分数低是有时候考试交白卷,因为“ 我想出去玩,那些会的题我不想写。”
老师居然也从没批评过她,还安慰我:“她学习没问题,只是还不懂考试的意义,会了就行,咱不急。”
四年级的姐姐和七年级的哥哥起点也不是“学霸模式”:姐姐二年级的时候甚至有3科不及格,现在也顺其自然地取得了8分成绩(满分10分),而进入青春期的儿子也开始开窍发力,初一14门功课都是满分。
慢慢发现,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保持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成绩提升是水到渠成的。
在马拉松中上场就以百米冲刺速度领跑的,极有可能中途因体力不支退场。
这也是国内很多小时候一直优秀的孩子,到了高中突然抑郁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点,现在在学校,不仅是教育孩子,同时也会引导着家长一起进步。
小学二年级有个学科主题是:“你的家庭价值观”是什么?
一开始我以为不过是普通作业,并没有关注。却没想到这个课题持续了三个月,研究了祖宗八代,从国籍到语言到风俗再到“传家宝”,最后才指向家庭最重要的价值观。
大花花二年级时候画的家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