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读研”的名校生上岸了,然后呢?(8)

距离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李言选择报考传播学学科评级为A的华中科技大学,最后因单科不过线而惜败。她再次尝试调剂,先后收到新疆大学、兰州大学等学校的复试通知后,李言仍觉得“不圆满”,主动放弃了所有调剂。

在李言看来,无论是中传还是华科,都是她能够到的更高层次学校,她相信学校层次的提升,能帮助她抵抗就业压力,以后能去更好更高的平台工作。

“即使当时调剂我留下了,我也要花漫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与自己原本期待的差距,与自己本科学校区位和层次上的差距,那我的三年就会长期处于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状态,也许最后毕业的时候取得的成果仍不尽如人意,不如趁早离开。”李言说。

李言离开得很彻底。第三次考研失败后,她选择用工作治愈考研中的一路波折,“我已经在考研这件事上投入了两三年的时间,我无法接受奔赴一个勉强的结果。所以达不到我本身的期待,我就去工作,我主动放弃和考研有关的一切。”带着历经挫折锤炼的心,李言入职一家制造业相关企业。工作后,李言很快坚强了起来,也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说:“考研已经把我对于这个学科的兴趣快消磨光了,工作中偶尔接触和新闻有关的地方,反而让我可以发挥一些自己的兴趣和所长,那我做好我眼前的日常工作就好了。”

和名校身份和解

面对开学,何亚情有些焦虑,“大四最后一年就没有课了,算下来我已经快有两三年没有上过一堂正经的课了,我真的很担心我能不能跟上。”她对过去的自己仍不满意,这种不满也影响了她的读研体验,她对新的大学未产生归属感,她觉得它只是一个“提供学历的场所”。

“我听到有人议论我们班有3个本科985、5个本科211的同学,但是我们彼此谁也不会说谁来自哪儿,有人说我也会装作没有听见。”何亚情小心翼翼,避免提及自己的本科,她只会在填报材料时如实交代,在所有谈话场合中都决定闭口不谈。谈及“逆向”,她仍然有些抵触,“我知道抵触的强烈程度在慢慢变淡,我还是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够和解。”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