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注视下的教育行业,乱象触目惊心(3)

可见,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部分教育智能硬件厂商对用户个人信息、机构学员信息的保护力度不够,安全意识十分欠缺,有些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曾有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人员被检察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公诉至法院,案件涉及200余万条个人信息,每条信息包含所在学校、学生年级、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方式,部分信息还含有家庭住址。这些个人信息被家教、培训行业的人用来做精准的定向营销,向特定人群发送招生或培训信息,并取得明显效果。一名在案的培训机构负责人称,通过这种方式,他每年的招生量能增加25%。

出售信息在教育培训行业早已有之,因为教育培训机构离不开数据库营销,一条条家长信息就像一座座金矿,自然吸引了许多「掘金者」,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一个买卖家长学生信息的完整链条应运而生。

过度营销是教育培训行业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包括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办理培训贷等。据黑猫投诉平台发布的2021年十大消费乱象,「考证培训「包过」承诺陷阱」上榜。截止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教培行业考试「包过」相关投诉量近6千条。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成人教育市场规模将达13271亿元。市场的不断扩张也伴随着纠纷的增长。近几年,在不少人有着「学历焦虑」的背景下,「包过」「包获文凭」的学历提升广告充斥各个角落。然而,一些宣称「包过」的教育机构甚至没有给学生报名入学,大量未获高校授权的机构大肆招生,部分机构更涉嫌违规违法经营。

对于铺天盖地的「包过」广告,2021年10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信息不得出现「快速取证」「免考包过」「考不过退款」等对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