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人落榜“考研太难”还是“太冲动”

3月11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发布,“考研将有300万人落榜”、“今年,你上岸了吗?”话题瞬间引爆热搜,由于国家分数线普涨,网友直呼“考研太难了”。

不是“考研太难”,而是考研“太冲动”。国内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超过100万,这一招生规模达到1998年的本专科招生规模。按理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考研会变得更容易,而之所以很多考生“吐槽”很难,是因为大家都想走考研这条路。

今年考研人数达457万,即使进一步扩招,也注定会有300多万考生落榜,这和最终划定的分数线高低无关。不少考生感慨国家线太高了,导致自己没“上岸”,实则是感觉考出不错的分数,但在报考学生中排名靠后。

考研国家分数线,是在招生计划基础上扩大20%左右,考虑不同地区、学校、专业招生情况划定的。以100万招生计划算,约划到120万名左右,第120万名考生对应的考分,就是国家分数线。

如何让更多学生“上岸”?从学生角度,无疑是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录取率,降低国家线,但这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影响研究生招生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必然会带来录取门槛降低;二是造成人才培养结构和社会需求脱节,加剧学历高消费现象。

当前,要警惕舆论炒作“考研难”,转变为“迎合”舆论的研究生扩招。

今年报考研究生人数比去年增加80万,而2014年这一数字仅125万。因此,考研难不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够大,而是大家都涌到考研这条路上来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会增加,但即使是再大胆的扩招思路,也不过是未来10年间,使每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200万,并使在读研究生规模达到600万以上。按目前的报考人数,仍会有近300万人落榜。换言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如果考研人数只增不减,几百万考生落榜考研,将是常态。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