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曝光:双减之后,出题套路真的变了(2)

那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

我认为,应该关注自家孩子对语言是否有兴趣,对语言背后的生活是否感兴趣,说到底,是关注孩子是否热爱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接触到一些有趣新颖的说法,有时候是一个词,有时候是一句话。如果孩子看到了听到了,表现出应有的兴趣,愿意琢磨琢磨,或者问一问相关的情况,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学习语文的兴趣。

该怎么理解这种对语言、对生活应该持有的兴趣呢?我想借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四位先生》,来解释一下我的观点。这篇文章叙述了四位先生,其中写马宗融先生的那一段特别有意思,现摘录如下:

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他的表并不慢……

比如说吧,下午三点他须到观音岩去开会,到两点半他还毫无动静。“宗融兄,不是三点,有会吗?该走了吧?”有人这样提醒他,他马上去戴上帽子,提起那有茶碗口粗的木棒,向外走。“七点吃饭。早回来呀!”大家告诉他。他回答声“一定回来”,便匆匆地走出去。

到三点的时候,你若出去,你会看见马宗融先生在门口与一位老太婆,或是两个小学生,谈话儿呢!即使不是这样,他在五点以前也不会走到观音岩。路上每遇到一位熟人,便要谈,至少有十分钟的话。若遇上打架吵嘴的,他得过去解劝,还许把别人劝开,而他与另一位劝架的打起来!遇上某处起火,他得帮着去救。有人追赶扒手,他必然得加入,非捉到不可。

看见某种新东西,他得过去问问价钱,不管买与不买。看到戏报子,马上他去借电话,问还有票没有……这样,他从白象街到观音岩,可以走一天,幸而他记得开会那件事,所以只走了两三个钟头。到了开会的地方,即使大家已经散了会,他也得坐两点钟,他跟谁都谈得来,都谈得有趣,很亲切,很细腻。有人刚买了一条绳子,他马上拿过来练习跳绳——五十岁了啊!

七点,他想起来回白象街吃饭,归路上,又照样的劝架,救人,追贼,问物价,打电话……至早,他在八点半左右走到目的地。满头大汗,三步并作两步走的。他走了进来,饭早已开过了。

所以,我们与友人定约会的时候,若说随便什么时间,早晨也好,晚上也好,反正我一天不出门,你哪时来也可以,我们便说“马宗融的时间吧”!

你看,尽管马宗融先生没有时间观念,这点并不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对生活多么有兴致!五十岁的人,见别人买了一条绳子,马上拿过来练习跳绳,真是一个天真可爱有活力的人。

我想,马宗融先生当初作为一个学生的时候,他可能发愁这篇作文该怎么写,但绝不发愁作文写什么,因为他每一天过得丰富有趣,眼里心里该记录下多少新鲜事物。

同理,孩子们学语文,也应该维护、保持和发展这样的兴致。语言,特别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背后,展示的是丰富的生活、高超的智慧、有趣的灵魂。孩子对语言不感兴趣,那就是早早地与语言背后的生活成了绝缘体,碰撞不出火花。

一个对语言感兴趣的孩子,他可能会对家长唠叨说,今天同学谁谁说了一句什么话,我觉得他说得特别真实,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个人就应该那样说,那样做,那样想。今天我看了哪本书,那书如何如何,是好是坏。

带孩子外出,等车的时候,坐在车里,无聊地向外看的时候,排队进入景点的时候,甚至新打开一袋茶叶的时候,如果一个孩子对语言文字保持应有的兴致,他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语言文字和当地当时的标语、景点介绍、产品简介进行交流——这段文字是否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或是用词不当、病句,甚至词不达意、夸大其词,孩子都会做出评判,道出其中的好与坏。

总之,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设的一门学科,而是因为生活需要,所以我们要学习它掌握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把精读课文做成"全麦面包"吃进去

帝都牛校初一语文期中试卷曝光:双减之后,出题套路真的变了

试卷第三部分的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将朱自清的《春》与一篇课外文章的节选部分,做了一个课内到课外的延申阅读。

由这道题,我想到了中学生该怎样学习教材中的范文——学生应该把《春》这类的范文,做成“全麦面包”吃进去,充分吸收这些经典文章的营养。

现在一些关心语文教育的人,对教材批评的声音很大;很多学生包括家长认为这些课文不重要,那我还费劲学它干什么,不如背几个英语单词,做几道数学题实惠。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抱着这种想法的孩子,语文成绩好的不是说没有,但肯定不多。

为什么?现在人们知道麦粒的外皮,也就是麦麸,营养价值很高,就生产出全麦面粉,做成全麦面包、全麦饼干,作为健康食品卖得很好,因为大家知道有营养,愿意吃。

教材中的这些精讲精读的范文,就好比极有营养的麦粒,直接给学生吃,营养吸收得肯定不好。但是,老师可以加工它,通过学生的预习、老师的讲解、学生的领悟,最后营养精华都被学生吸收进去,持之以恒,必然效果显著。

预习、听讲、讨论、课后总结,这一过程就好比把麦粒加工成可口的全麦面包,并让学生吃进去。

精读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学习这些文章,学生就会知道好的文章是什么样的,是如何确立中心思想,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怎样安排结构等等。

这好比香菱学诗,她的师傅林黛玉先让她读王维的五言诗一百首,首首都要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读老杜的七言律一二百首,然后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学生要熟读课内的精读文章,也是这个意思。

就拿《春》这课来说。你看第一段: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孩子读一读就能感受到作者盼望春天,喜爱春天,期待春天到来的急迫心情。特别是“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是把春天比作一个作者喜爱的,迫切想见到的人。

你看,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开头,文字简单却饱含感情。孩子若能在心里觉得这个开头不错,在他学写作文的时候,遇到合适的内容,他能想到去模仿这个开头,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慢慢地,作文自然就能写好。

还有这篇课文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小伙,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三个排比句,把春天的生机勃勃、美不胜收,令人充满干劲的特点,总结得又美又飒。孩子们熟读了这篇课文,心里若是羡慕这样的文句,尽管一时写不出来,但这点羡慕,就有可能让他去琢磨自己的语言,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古人总结好的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像《春》这样的课文,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孩子一定要重视对课内范文的学习。

当然,要求家长像中学语文教师那样,细致地去给孩子讲授一篇篇课文,是不合情理的。但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家长可以不时翻翻学生的语文课本,看看他的课堂笔记,笔记是否完整,还是没有,或者只有零星几个字。若课堂笔记不完整,对课文的中心意思、结构特点、语言赏析等都不甚了了,那就说明孩子的课堂学习不对路,必须立即纠正。

总之,先让孩子把精读课文读熟读透,该记的记,该写的写,该背的背,就能获得一定鉴赏文章的能力。即使离开教师的指导,他自己也能够独立进行课外文章的阅读,长期坚持下来,必能受益无穷。

然而,很多孩子幼稚而又顽固地认为,课内文章反正不考,没必要好好学习。这样白白浪费一节节语文课,使自己失掉相应的语言训练,太可惜了!

帝都牛校初一语文期中试卷曝光:双减之后,出题套路真的变了

作文,是生活的副产品

古人说过“诗在字先”,就是说,在没有文字之前,美好的景致就已经存在,令人感慨万千的情感也已经存在,只不过出现了文字,有了能够掌握运用文字的人,把这些景和情表现了出来,就成了人人传诵的名诗佳句。

比方说“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描写春天景物的诗歌,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知名度颇高。但是,对北方干旱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从来没见过蒌蒿,没见过芦苇的嫩芽,没见过河豚,只能凭空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句传达的情感,体验肯定比不上熟悉这些景物的孩子来的新鲜深刻。

人们为什么写作?最自然的状态是因为有些话涌入他的脑海,他觉得有意思,或者不写出来不舒服。记得国外有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来不主动去写什么,而是让要写的内容主动来找我。

作文也罢,创作也罢,总是先有生活,再有作品。先有生活的内容,作者才利用自己掌握的语言文字把这个内容表现出来。

这让我想起著名音乐家许镜清创作《西游记》序曲《云宫迅音》的经历。这段短短的音乐真是把他难住了,为此他寝食难安。妻子看他痛苦的样子,就打趣他说,怎么你写个东西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许镜清苦涩地笑道:“你们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有。我写东西难,是因为肚子里没有。”

所以我的观点是,好的作文一定来自生活。生活远在作文之先,作文,不过是生活的副产品。

这次作文题目出得很好,原因就在于此。虽说是考试,实际是让学生从一个点开始(如一节课,一次活动,一场比赛,甚至一幅画、一首歌,都行),对初中以来的生活进行回顾和总结,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感悟成长。

这个题目依然紧扣七年级新生的校园生活,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的说,体现了作文的本质不是什么考试,而是我手写我心,是把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写成文字,通过文章的形式和他人进行交流。

我想,关注孩子作文的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生活状态是否对路。开学两个月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对哪门课都不感兴趣,任何活动都不真正参与,没有以兴趣驱动的探索实践,没有哪怕一点小小的成功的喜悦,那他怎么完成这个作文题目?

如果孩子的校园生活是这样一个状态,家长可要想点办法,多跟孩子老师交流,让孩子有孩子样,有学生样,作文能不能写,写好写坏,倒是次要的了。

帝都牛校初一语文期中试卷曝光:双减之后,出题套路真的变了

语文学习,是让孩子到语言的海洋里去扑腾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