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孩子生涯合理选择与设计
还有读者提出初中分层的问题。我不知道这位听众指的分层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说初中学校里面分重点非重点班,这是政策层面早就禁止的。2013年11月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强调“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如果是讲普职分流的事,这是一个优化教育结构的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需要突破的。原来提出的初中后普职比大体相当,今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公布,明确提出“普职协调发展”,允许各地普职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差异。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体现了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也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这里强调的是类的概念,而不是层的概念。这位读者潜意识里认为普通高中比中等职业学校高一层。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有的人适合搞学术研究,走学术道路,有的人适合搞工程技术,这没有贵贱之分,只有类型之别。选择适合孩子的发展道路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和孩子自己的责任,许多例子说明孩子走对了路,是他一生的幸福所在。所以,希望大家都学点生涯规划知识,掌握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分析孩子条件,对孩子生涯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孩子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既不只一条路,也不可能一刀切。
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问题。2005年,温家宝总理去探望住院的钱学森,谈到未来15年科技工作指导方针,钱老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今年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见创新型人才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勿容置疑,我们现在碰到了难题。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规律性,如何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创新人才?还是另外专设一个培养创新人才的通道?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个人认为,既要在现有教育体系中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安排。现在党的教育方针已经明确,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搭好,关键是要抓落实!就学校而言,关键是要构建德智全面育人体系、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为培养创新人才转变育人方式,营造良好氛围,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而政府要切实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与条件保障,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社会也要营造尊重创新人才氛围,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合适的土壤。
以上回应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