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尚珺接到了西南政法大学招生办的电话,他嘿嘿一笑,“我现在在谋生,去不了上学了!”说完,他就把电话挂了。
“别人可以,他也可以”,怀着这样的想法,唐尚珺选择到一中念书,又开始了一轮的复习冲刺……
中国政法大学,再见!
2015年,唐尚珺高考587分,被吉林大学录取,但由于没有调剂到合适的专业,他再次放弃了。
2016年,唐尚珺高考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当时,教导唐尚珺的语文老师何萍鼓励他去读中国政法大学,她说,坚持的精神可嘉,但总要考虑现实。
唐尚珺把录取通知书带回家,和妈妈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不认得多少字的唐妈妈,把录取通知书捧在手里,颠来倒去地看,她只认得录取通知书上的几个字,但是她认得自己儿子的照片,快乐溢于言表。
那年,唐爸爸被确诊晚期癌症……
唐尚珺留意到家乡的学校为了招揽复读生,对高分复读生提供2万元的补贴。为了这一笔补贴,他在入读中国政法大学后没多久,就顶着家人剧烈的反对声,离开学校回家乡复读。
这真的值得吗?
对于晚期癌症来说,2万的治疗费用,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赚钱的方法远远不止一种,他完全可以申请奖学金,申请勤工俭学的岗位;甚至于可以申请休学,先进入社会,全职赚一段时间的钱,再回去中国政法大学念书。
但唐尚珺没有,他固执地选择了放弃学籍,选择了复读。
在后来的高考中,他的成绩起起伏伏,但始终距离清华还有一段距离。
今年,已经是他复读的第13年;已经是他第14次冲击高考。他收到了上海交大的录取通知书。
但他的前路,仍然悬而未决……
不是每一种坚持,都值得被肯定
34岁的唐尚珺,一直在读书,为了心中的学府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
但这种坚持,真的值得肯定吗?
不!这种“坚持”,已经异化成一种自虐的偏执!
他说,他的梦想是考清华。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却说中科大是自己的梦中情校。
后来,他解释到,他怕说他想考清华会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