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习的捷径,终究绕不开弯路(3)

说句残酷的实话,这类孩子要是真心想学习,就算天赋差点,至少也能保住中等水平。但实际情况是,他们花的钱跟火箭升天似的,噌噌往上涨,成绩却稳得像铁锚,纹丝不动。

有的甚至考出个位数,还能若无其事地说:“这题型老师还没讲到。”

仿佛责任全在别人身上,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然而这种现象,真不少见。

说白了,培训班成了孩子们的“地下网吧”,老师和学生之间,还默契地形成了一个奇妙联盟:你装学,我装教,家长装相信,大家谁都不戳破那层窗户纸。

最后结果呢?

除了钱包被掏空,其他一切都在原地踏步,没一点改变。

以上这三类学生,看上去差别挺大,但内核都一个毛病:把学习当成了“短期效益工程”。要么依赖速成技巧,要么沉迷假努力,要么干脆混时间。

短期内都能找到理由自我安慰,长期来看,全是埋着的地雷,迟早要炸。

我自己的体会是,学习这东西,跟修路差不多。

光刷题,就像临时铺层水泥,走两步看着挺好,一下雨就烂了;练思维,就像打地基,短期内没啥花哨的样子,但几十年都稳当得很。孩子们要是真想走得远,就得硬着头皮突破舒适区,哪怕一开始成绩没立竿见影的提升,最后也能在大考里笑到最后。

至于家长,也别天天盯着培训班的广告词发呆。

想想自己花钱买会员追剧,广告吹得天花乱坠,最后看完还是觉得烂尾。培训班也一样,效果不是看当下的爽感,得看孩子脑子里到底留下了什么,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东西。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