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有意思?(2)

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有意思?

当然,课上得有意思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认真备课。认真备课,除了我们一贯认为的那些好处以外,还有一条关键好处往往被忽视——通过认真备课,灌注和滋养对所传授知识的信念感。教师有了这种信念感,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整个课堂就会更容易形成一个生命在场的场域;有了这种信念感,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那种笃定的信心,以及蕴含在其中的饱满情绪,从而使自己求知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并卷入其中。这种对知识的信念感从哪里来?好好备课,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透彻并深信不疑。

课上得有意思,除了自己努力外,也可以与同事一起努力,也就是说,整个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也很重要。一场成功的集体备课或者集体教研需要哪些先决条件?

一是全体教研成员要有秩序意识。不是漫无边际地说,或者说着说着旁逸斜出,而是每个成员都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有边界、讲秩序、有时间自觉意识谈出自己的观点。

二是每个成员都有开放自己的意识。开放自己是产生真正碰撞的基础,而没有这种碰撞,就不是真正的教研,只是把人聚在一起自说自话。

三是所有成员都有共同的美好朝向。有了一个美好的朝向,教研就会朝着大家都期望的道路前进。反之,部分成员的冷漠会毁掉教研。无论什么事,往好处想,朝好处做,就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四是有不把问题解决决不罢休的决心和行动。一个问题,备课集体务必要解决透彻,直到拿出看得见的结果。只有这样,教研才是有实效和通透的。

说到底,教研成功与否最根本的取决于参与教研成员共同努力架构的一种关系。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