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重磅消息,2025年北京中考将取消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只保留数学、语文、英语、物理以及体育、道德与法治。
这是个什么意思?
今年北京市的中考改革力度太大了,一刀砍掉了“小四门”,取消史地化生,集结“大四门”,即语数外物,保留体育,而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考试。
有人说,北京的中考改革思路是: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
意思是,减掉史地化生副科小四门,意味着那些靠刷题能刷好的、靠背能考好的科目通通都减少了。实际上就剩下个语数外物“大四门”,再小小地加一个体育和一个道德与法治。
这摆明了,是要筛选出数理化人才,换句话说就是选出具备创造力的真学霸,而不是靠刷题和死记硬背的高分低能者。
北京中考这个格局一形成,全国各地大概率会跟进,该怎么理解北京的中考改革呢?
第一,北京中考的“大减法”,还真的减得彻底,彻底减了生化史地这四门课的负担,不用再为了90分提到100分花大量的时间去积去刷题了,90分100分都是A。
要知道,中考最容易提分的就是这“小四门”,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不需要天赋,只要够勤奋,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去很多学生就是靠这小四门将成绩拉上去的,考上了重点高中。
如今不同了,将考生都赶到了语数外物的赛道上,除了英语可以死记硬背,语数外要拼天赋,中考更难了。
第二,体育就不说了,道德与法治是开卷考试,约等于也减掉了。以后孩子集中精力学语数外物就行了,文科等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