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选择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对陪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琐碎问题的预见。
像今天的雨天,如果所有日程都依赖于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多的焦虑与不便。但步行的可达性让这些突发的变动成为日常节奏中的小插曲,而非令人崩溃的意外。
步行生活不仅是一种时间安排,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缓冲。
它让陪读家庭不必被长时间的通勤拖累,不必在意外发生时感到手足无措,更让父母有更多余力去关注自己与孩子的情绪状态。
这种简化的日常安排,让看似繁忙的陪读生活中多了一分从容。
当然,如果是孩子单独来留学,父母不陪读的情况,则另当别论。我的儿子去年独自来留学,我们选的就是远郊的寄宿学校。
即便现在,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同辈活动,也使得哥哥基本上在学校里,周末也并不总是回家。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校园生活往往比家庭生活更加能满足他的需求。
比如,他会在学校里和同学踢球,组织室内乐排练,这些都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
教育与生活
试错与选择的空间
低龄孩子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试错空间。这个阶段,与其执着于“最好的学校”,不如将重点放在适合家庭生活的学校选择上。
常常遇到一些陪读家长,才入学学前班,就开始在考虑,是不是要去考名校,是不是要开始准备转学了。
我的原则是,除非是经济考虑,为了节省开支,从高学费转去低学费,从私立学校转去公办学校,这是不得已的安排。如果仅仅是考虑成绩排名,似乎大可不必。
毕竟,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稳定而有节奏的环境,而不一定需要排名最靠前的教育资源。
许多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把所有精力放在追求学校名气上,却忽视了日常安排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
陪读生活中的兴趣培养同样不必过于焦虑,孩子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带有探索与调整的性质。一段时间的间歇并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