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课堂教学是教与学有机协调的系统。重教轻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之,重学轻教,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或轻视教师的主导性,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
上课只是一味地灌输和注入固然不妥,但我们必须承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只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组织管理者转向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离开了教师精当的讲述、巧妙的点拨和渐入佳境的引导,离开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好课又怎么能产生呢?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考虑到教师怎样教,而且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能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学,加强提问的启发性,力求服务与指导相结合。
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学生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远不止是学习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学会数学思考,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发展个性等。
他们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课堂教学,要把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群体工作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的培养也作为教学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削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要求把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具体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数学能力与数学知识、技能密切相关,一个数学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表现出良好的数学能力。因此,我们说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能力的基础。
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创设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对于教学目标而言,都只是手段而已。任何手段的运用都必须服务于目的,坚持有效性原则,如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教学手段毕竟是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的。它受到学校的电教设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制约。况且,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代表传统的教学思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二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绝不排斥其他教具、学具的使用。相反,各种教学手段的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注重实效。
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