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不应该一个阶段为另一个阶段做牺牲。
一场考试的失败,一件事情办砸了,都不能证明孩子的人生从此失败。他们的命运不会在一朝一夕的得失中定格。
太过焦虑,反而会把孩子推向深渊。
越是想走得长远,就越需要对孩子耐心一点。
主持人陈铭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对他说:
爸爸你能不能给我报个英语班?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找了家教,老师有时候又讲的太快,我跟不上。
回想自己的经历,陈铭觉得:数学给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逻辑基础,在应试、辩论和做主持人的不同经历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给了他很多痛苦,甚至有些厌恶的回忆。
和妻子考虑过后,他决定不报班,并且告诉儿子:
“听不懂的地方,试试课后问老师,再不懂可以来问我和妈妈,因为我相信你,我不想为了让你在三四年级得到一个学科的优势,就要付出对一个学科失去兴趣的代价。”
他说:“失去了好奇心的学习,就像一艘没有帆的船,无法掌握成长的方向,最终只能变得随波逐流,毕竟孩子们总要长大,他们终要独自面对未知的汪洋大海。”
所有的教育,最终的指向都是自我教育;所有的学习,最终的指向都是自主学习。
一个孩子将来可以走多远,不取决于他是不是从小成绩优秀,而是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开始对知识充满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