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育儿(3)

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教师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同样的道理,有书香父母才会有书香子女和书香家庭。

事实上,当今的父母都在炮制一个怪圈:自己不愿读书,却希望孩子把书读好。

满眼所见,是成年人玩手机、看电视、搓麻将,连书是什么样子,书店在哪个方向,读书的感觉怎样,都已经到了爪哇国去了。

每天父母们捧着手机,刷微信,玩短视频,看段子,充其量是在电子阅读的氛围里,进行营养不高的碎片阅读。

白岩松有一篇演讲稿,曾在网络热传——《白岩松:与阅读有关的“饥饿记忆”,让我刻骨铭心》。

看到古龙金庸梁羽生,就像见到香蕉苹果梨子一样,如饥似渴,那是属于上个世纪的故事了。

哪怕我们60后、70后、80后有过这种读书的“饥饿记忆”的人,也仅仅是有记忆罢了。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知名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提出了令人瞩目的“阅读循环圈”理论。

此循环圈由“选书”、“阅读”及“回应”三个环节组成。

一本好书,一段愉快的阅读经验,将为读者开启下一段阅读旅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循环圈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儿童阅读状态,它的中心是有协助能力的家长,即爱阅读且知道如何选书、共读、回应孩子的大人:

“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们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