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代“素鸡娃”的自述:老妈20年前就砸了十几万,可然后呢?(2)

然而,如今一晃快20年过去,作为被素鸡过的娃,最终能伴随自己走到成人的爱好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兴趣班都「夭折半路」

素质教育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01.

兴趣启蒙,从幼儿园抓起

我妈素鸡的初衷很简单,在她成长的年代家里条件差,没有钱给孩子上兴趣班,就是学习。她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在家里条件能支持的情况下,拥有更多可能性。

因此,我对兴趣班的第一个记忆,发生在幼儿园中班。

一排排小朋友拿着和小臂一样长的毛笔,在画着田字格的宣纸上重复着横竖撇捺的写法。

在我所就读的幼儿园,放学后有很多本校兴趣班供学生选择。最早我上了软笔书法和珠心算,但各学了一个学期后就停了,因为我觉得没意思、不喜欢。

游泳也学过,在军大院儿里学了蛙泳,教练都是男老师,特别严格。学会换气后,如果不敢下水接着学,男孩子会直接被老师推下水,想爬上岸还会被小棍子戳回去。听起来很夸张,但很有效。

还好我运动细胞不错,分到的教练也比较仁慈,学的很快,也没被推到过水里,但学会了蛙泳后再学自由泳咋也不肯学了,爸妈也不强迫我。结果到现在也没会自由泳,还挺后悔。

后来又开始学围棋,我对试听课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个特别冷的冬天,围棋教室里大概有7、8个小朋友,坐在前排看老师拿着围棋吸铁石在棋盘上讲定式。

姥爷带着我坐灯光比较阴暗的后排,由于天气太冷,姥爷解开了他皮大衣的前扣把我裹在胸前,一起默默地听老师讲课——也就是啥都听不懂。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