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 阻力不止薪资待遇、工作条件

乡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 阻力不止薪资待遇、工作条件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职称考评、薪酬补贴等政策不断向乡村教师倾斜,乡村教师留在基层任教的外部环境在不断改善。有媒体发现,和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相比,教育理念的冲突、管理模式的滞后、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配合等,也是阻碍年轻人留在乡村任教的重要原因。(8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乡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并非个例,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大量流失的情况。山东省某镇中心小学一年就有20多个年轻教师考进了县城,导致学校出现了教师危机。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福利待遇差、工作环境不理想、教育理念冲突等因素,缺少成长的土壤和环境,也是重要因素。

年轻教师选择到乡村学校任教,除了想干出业绩,还想提升能力,能力又决定着业绩。可是,有的乡村学校只提供工作的擂台,没有发展的平台,更没有展示的舞台,令年轻教师大失所望。

乡村学校缺少成长的土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拜师求艺难。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年轻教师拜师无门,无人为其指点迷津。其二,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少。乡村学校人手少,一旦有人员缺岗,就会打乱教学秩序,除非培训学习时间在节假日,否则,学校一般不会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其三,无缘参加各类比赛活动。乡村教师参加优质课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即使有机会,不少乡村学校也不敢“接单”,往往是拱手相让。因为乡村教师们深知,没有优秀的磨课团队,参加比赛也是“陪跑”,还会浪费人力财力。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