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就业怎么办(3)

不少教育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非毕业生太多,而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的大幅新增与撤销,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而来。在普及化时代,学历社会亟待迈向能力社会。

对今天的大学生而言,严进严出,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将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主基调

2021年教育部启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试点工作,调查学术不端行为。继研究生论文大抽检后,论文问责工作覆盖到本科生阶段。

要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当然不能依赖一篇论文,焦点还在大学课程,高校教育的一大问题其实是水课太多。2018年教育部发文通知,要求淘汰掉大学课程设置中的“水课”,并取消“清考”制度。

同年,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教育部表示,要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

狠抓质量建设,意味着加强过程管理,平时就重视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去躺着就能毕业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高等教育必须重视过程培养。随着国家一系列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文件的出台,不少问题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高质量就业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并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5年的4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学总人数超过4000万。

办学和育人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