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2)

二、初露古文字学习天赋,破格二级连跳进入川大

虽然从最终得分来看,黄蛉以甲骨文作文,并不能给他带来助益,反而加大了他表达观点的难度。但是,他对古文字的研究无疑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在没有得到系统的培训和学习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学掌握七八百个甲骨文,可以说是从侧面印证了他对古文字学习的兴趣和天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而更幸运的是,黄蛉赶上了好时机。在这一年,四川大学新推出了对偏才怪才的双特生培养方案。黄蛉的特殊,终究让他在实现高校梦上走了捷径。

同年8月,黄蛉通过了四川大学古文字专家的测试,但因为其高考仅得428分,四川大学,将其安排至附属三本院校川大锦城学院就读,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以做观察。

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

但川大到底是看中他的“偏才”的,因此,哪怕他还在川大锦城学院学习的时候,川大就特地为他量身定制了学习方案,甚至特地返聘了川大历史文化学院何崝教授给他开小灶。更不用说仅在两年后的2011年,就破格将黄蛉的学籍转入川大本部。可以说是对他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期待了。

三、固步自封,被称小丑

黄蛉师从何崝教授,跟着其学习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相关知识,颇有关门弟子的意味,难怕是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生都非常羡慕。这样的看重,让黄蛉更加醺醺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大放厥词,有意夸大自身的成就。

星云大师言:“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才能在变化中求进步;不短视近利,不好大喜功,才能在守成中求成长”。但黄蛉并没有理解这样一个道理。一朝得沐“天光”,他不懂得如饥似渴感悟古文字的精华,而是沉浸在对已有“成就”的自傲和投机的窃喜里,继续做着不切实际的美梦。

这样的品性和不求进取的惰性,让教授了他两年的何教授愈发不喜,言明他过于浮夸,靠不住。学习状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的造诣。

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

要知道,就如莎士比亚说的“金字塔是用一块块的石头堆砌而成的”,学问路上其实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哪怕某一次看似走了捷径,下一次就注定要绕更长的路才能走回到主干道。但黄蛉在2009-2012这两年里,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由于对黄蛉感到失望,且自身也有其他规划,何崝在2011年4月向川大提交了辞呈,表示不会再继续当黄蛉的老师。何崝教授的这一举动无疑是给黄蛉写上了一个无药可救的评语。

而在这个时候,黄蛉其实还是活跃在大众视线下的,媒体的吹捧让他一直对记者的采访来者不拒。也因此,当这一天何崝为摆脱教导黄蛉的任务而直接递交辞呈的举动,就像冷锅突然倒进了热油,消息一下子炸在了社会大众的耳边,发出了黄蛉竟是小丑的唏嘘。

在此之余,黄蛉的不思进取,无疑是打脸川大的举动,既浪费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

在这之后,有别于2009年到2011年热衷于接受采访的浮夸作风,黄蛉选择了在公众面前隐身,和其他普通大学生一样潜心学习。这期间偶尔也传出一些真假难辨的传闻,但都因为主人公的不理会、不现身而无法得到证实。

但值得说明的是,只要黄蛉能意识到短期的捷径并不能长期加持自身的发展,及时端正学习态度,明白“罗马非一天建成”,懂得“努力才有进步”,他就不算无可救药,一切也没到结束的地步。

小结

高考中以炫技作文获得破格录取的捷径并非良道,哪怕得逞也不是万年无忧。卡内基说过,“成功毫无技巧可言,我一向只对工作尽心尽力而已”。不管是在求学路上还是在工作途中,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才能立身稳固和保持前进。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