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

人们常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场竞赛,一场在出生时分,另一场在高考时刻,相对于前者的不可控,后者在后天是可以通过努力去追平甚至反超的。也因此高考对于普通人来说,向来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可以说高考是普通人实现阶层变迁梦想的重要途径。

但要在高考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得不说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2001年蒋昕捷因满分白话文作文《赤兔之死》破格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一事,就足够给一些“赌徒”点亮另辟捷径的灵感了。

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得饭饱肚圆,接下来的几届高考里,炫技作文层出不穷,但并没有引起什么水花。直到2009年,一位冒险使用甲骨文作文的考生,惊动了高考语文阅卷组的老师,甚至请来了四川大学古文字专家来“破译”。在是高考炫技作文。这个考生就是黄蛉。当时他就读于四川绵阳中学是一位高三复读生。

一、高考投机,炫技失败

黄蛉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独自在四川求学的他,一直有通过高考考去大城市重点高校的愿望。但事实上,中学生黄蛉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哪怕是在四川绵阳中学,他的成绩也排不上前列。考进名校的愿望,看起来是一个永远都没办法实现的梦想。

2008年,他参加了人生里的第一次高考,不出所料,他的成绩非常糟糕,只能选择留在原地进行复读。一年的时间能够改变什么呢?至少没能够给黄蛉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哪怕他的成绩在一年的复读里取得了进步,也没能够支撑他够上本科投档线,更遑论考上211、985高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赌徒的心理让他选择冒险走一条捷径。那就是效仿如蒋昕捷等人,在高考作文中炫技以博人眼球,谋取生机,正好,他一直都对甲骨文感兴趣,并通过自学,掌握了七八百个甲骨文。

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

2009年6月,黄蛉人生里的第二次高考来临。哪怕考试还没有结束,他已经可以预见此次的分数依旧会十分惨淡。这样的判断,是有足够多的证据可以支撑的,毕竟他每一次的月考分数都告诉了他这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因此,即使他在看到高考试卷后发现,对本次的作文没有把握时,也坚持要用甲骨文写作。就算是唬住高考阅卷老师都好,只要能够趁乱多拿一些分,其他的就无所谓。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的话,那就是背水一战。这是他出现在第2次高考考场上的最大念头。

当高考语文阅卷组的老师,看到这样一篇书写整齐、文体不清的作文时,一开始甚至以为是考生自暴自弃,胡乱书写。但怀着对是否是古文字的怀疑,阅卷组的老师们发挥了高考阅卷优良传统,不懂就问,请来了四川大学古文字专家进行破译。可以说,阵仗很大。

就在大家在“不会又是一篇满篇作文”和“不自量力高考炫技”的猜测中摇摆不定的时候,专家给出了回复:建议6分。

曾用甲骨文写作被985破格录取,后来为何成了小丑

黄琳的甲骨文作文之所以出人意料地仅拿到6分低分,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的文章可谓离题万里,并不能够围绕材料所要求的主题进行观点阐述。第二个原因则是,他的甲骨文中,有部分错别字,其中还夹杂了金文和小篆等古文字。出于高考作文严格的规定,这篇文章,仅能判定为6分。很明显,黄蛉这一次背水一战,失败了。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