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似乎正中下怀,尹老师微笑着回答,中国学生和家长的目标有时候过于具体、刻板,似乎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把清华、北大作为奋斗目标。而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选择思维模式并不是大多数国内学生所熟悉的。
有不适应的反应很正常。可以调整此前我们预设的院校、专业申请“剧本”,变化和延伸是留学中必要的认知。之所以需要适应变化,是因为美国4年的本科学习时间成本很高,沿着自己不喜欢的路径“混”下去,就是浪费时间,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
尹璞老师还特别提醒,接到学校的通知,无论是录取通知,还是未录取通知,都值得庆祝。大多数情况下,录取办公室比学生更了解大学的实际情况,不被录取说明学生不适合。海外名校需要适合其文化、理念的学生,因此,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高分好学生来说,申请到美国顶级名校是幸运,没能申请到,只说明自己与这所名校之间不够匹配,还需要选择更适合自己、更看重自己的院校。
尹老师引用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诗概括对留学认知的过程:我们永远不会停止探索,而每一次探索的终点必将是当初的起点,但我们将第一次认识它。
其实,留学申请就是从一个空心圆开始,到一个实心圆结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