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辗转三个国家四个城市,孩子上学怎么适应?(3)

希蔓使用繁体和注音标识

她的中文优势极大地帮助她融入学校。上学几天后,她就回来说,老师让所有同学都和她说话,“因为黄希蔓只会说中文,不会说韩语。可以帮助同学们训练口语。”

她的天性中被需要和乐于助人的特点被满足,很快她就被选为正班长,成为最常帮老师维持纪律的那个孩子。

四年辗转三个国家四个城市,孩子上学怎么适应?

放学后,

希蔓和同学一起在操场玩耍,舍不得回家

从第一天开学开始,校长每天早上都会在校门口鞠躬迎接孩子们。去学校的路上要路过天桥,每天都有老爷爷老奶奶志愿者带着帽子帮助维持交通秩序,她在观察其他孩子的举止中,很自然地开始向长辈鞠躬,用韩语问好。

这是在直呼老师名字的美国无法想象的礼仪,我们也借此机会和她普及了中国的一些传统礼仪和文化。

四年辗转三个国家四个城市,孩子上学怎么适应?

放学后,希蔓和同学一起结伴回家

她的个体独立性,在异国和小学环境中,得到很大的释放。

在美国时,我常常感觉她是在替父母读书,无论作业还是上课的时候都有种被迫营业的感觉。到韩国以后,她的作业并不算少,每天至少要花一小时才能完成,数学也比在美国时要难很多。

但她好像突然就开窍了,她看到我和她爸都需要工作或者写作业,我们也告诉她,先自己把作业写完,不会做的最后再统一来问我们。她不再巴着我们陪她,作业越做越快。几周以后甚至知道在学校完成一部分,回家后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完成作业。

第一学期结束时,她的语文和数学两科都拿了班级第一,总成绩第一。我感慨的甚至不是她好像似乎有了学霸的潜质,而是她终于完成了小学生入门。握笔的姿势像模像样,做两位数加法是运用算式完成,而不是手指头加脚趾头混在一起都数不清楚。

四年辗转三个国家四个城市,孩子上学怎么适应?

第一学期考了第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