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亚洲小孩进学区, 逼走1.5个白人小孩(3)

2018年,亚裔学生的SAT成绩平均比白人学生高100分。仅仅三年后的2021年,这一差距就扩大了25%以上,达到了127分。

许多取消SAT考试要求的大学都表示,这是为了实现多样性和公平,并且不再强调标化的学习竞争。

越来越综合的录取方式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为了建设更优秀的大学和高中,学校必须真正接纳所有种族和不同背景的孩子。

既然这样,亚裔孩子们的卷,还要继续吗?

三、

每个族裔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道路和人生选择,背后是他们的家庭和文化影响。

人生选择不分高下,教育方式也没有对错之分,每个家庭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托举孩子。

对于那些在青少年时期通过补习班来提高课业水平、全力追求标化成绩的家长来说,会自然地将同样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孩子。

而对于依靠学术以外的道路进入藤校的低迷,他们会让孩子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拥有体育等学习之外的成就。这是另一种方式。

无论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族裔如何,在这个时代,他们都要面临竞争激烈的现状。

在纪录片《Try Harder!》中,一位教师对学生们说,90年代,在高中荣誉课程拿到综合评价B就能去UC Berkeley,现在已经不行了。

我们既要客观看待孩子在升学过程中面对的竞争,和他们选择的不同竞争策略,也要在竞争中尽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孩子。

一个亚洲小孩进学区, 逼走1.5个白人小孩

美国作者爱德华·休姆斯(Edward Humes)在《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书中讲述了一群高中生爬藤的故事。

惠特尼中学(Whitney High School)的拉拉队长、高材生科莎,一天时间被活动和课程填得满满当当:

5小时的AP课程、2小时的拉拉队表演练习、1小时历史课助教工作、学生会工作、参与毕业舞会策划、模拟联合国活动、放学和周末在补习班教课,其他时间用来完成大学申请表单、文书,准备面试。她还参加了“加州高中小姐”的选拔。

科莎早上6点起床,每晚都学习到深夜,经常花上四五个小时完成功课,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学校附近的星巴克常常挤满学生,学生甚至不得不喝上几杯拿铁来撑过一天。

书中第一章的标题,就是爬藤高中生的写照:“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的GPA。

一个亚洲小孩进学区, 逼走1.5个白人小孩

“熬夜”对于这些学霸高中生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说到底,爬藤的目标是为了让孩子进入精英大学,进而拥有体面的收入和工作,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

在《Try Harder!》中同样呈现了数位落榜的学生和她们面临的精神压力。爬藤失利的学生在目标无法实现之后往往会陷入迷茫,甚至对自身的能力甚至自尊产生怀疑。

与其在内卷中随波逐流,不如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对于亚裔小孩来说,爬藤之路注定是辛苦而漫长的。在平权法案已经废除的当下,亚裔申请名校的道路上少了一些障碍,也多了一些不确定性。

如何面对这样的变化,在身份认同和融入主流社会之间取得平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长期的课题。

越来越内卷的爬藤竞赛,也倒逼更多家庭去反思:为了孩子的幸福,究竟如何规划学业道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是追求最优的个人发展,还是优先谋求学术成就,又或者是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