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考试题库“共享”,糊弄了谁?(2)

这种操作,无疑是把本该公平的期末考试,变为一场有关考试核心内容的“信息战”。即便大家都可以手握题库,也不过是陷入了一种机械记忆的内卷,无法真实、客观地展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所知所学。

当然,也要意识到:如果说题库“共享”是一种应试“糊弄学”,那么它能够存在的前提则是出题“糊弄学”。一些老师平日讲课时毫无激情、照本宣科,到了考试也不会通过设置开放题目来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而是敷衍地从陈年老题中拎出几个随意使用。

笔者在读大学时,也曾经历过考前在寝室楼道熬到深夜、背重点背到“头秃”的过程。现在想来,这些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像是“日抛型知识”,无法为塑造人的思维和洞见带来多少帮助,最终只会躺在成绩单中,变为一组毫无生命力的数字。大学中,这样的“鸡肋课程”并不少见,很多公共课程更是“重灾区”。因为一些课程太水、太无聊,平时上课埋头“摸鱼”,期末临阵磨枪、猛刷题库便成为不少学生的应对方式。这种大学老师和学生心照不宣地“双向糊弄”的问题,才是更值得被警惕的。

大学本是可以尽情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宝贵时光,如果在课堂上没有收获,只是最终通过机械记忆应付考试,那么,不论再怎么高效的备考方式,其实都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笔者的大学经历为例,真正让我印象深刻、能够终身受用的,恰恰是那些不设标准答案,注重学生日常参与和自我提升的课程。

比如,在哲学通识课上,有的老师会采用苏格拉底“助产士”式的提问,通过思想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徜徉在一个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中,使反思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有的老师会开设“乌托邦作品选读”课程,鼓励学生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思索人类自古至今对理想生活的追寻。读研究生时,看到跨国、跨专业的我学习困难,一位历史系的老师没有降低对我的要求,而是主动请博士生提供答疑和辅导。最终,在那门课上拿到A的我,真正感受到了扎实的进步。

大学生活中,每一门课程的成绩不应只是空洞的数字,也不该是通过各种取巧方式刷高GPA的“技术活儿”。只有师生双方都足够用心、足够努力,才能够将一门课程打造为知识盛宴,让人收获满满。一到期末,学生在无奈和取巧的双重心态中猛刷考试题库的情景,实在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样貌。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