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风暴中的五个人:等不及了我想下车(3)

这不仅仅是没钱赚的问题,还要涉及巨额赔偿。

“硬广没了,工作KPI还在这里啊,我们就想一些办法,看看能不能蹭一些重要节点,像高考、奥运,寻求一些搭配内容的软性支持性质的合作。”

直至5月26日下午海淀区市监局发布《教育培训行业发布重点内容提示书》,15条提醒、事无巨细,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的边缘异常清晰。

“我看到广告细则的同一刻,企业方打来电话告知说合作暂停,要观望政策。”

于楠整个人都处于懵掉的状态,感觉大几百万的单子就在眼前飞走了。但他知道,冲击远不止当下,更严峻的考验是自己的工作接下来要如何开展。

在教育企业“All In 投放”的2020年,哪怕他们不做太多努力,只是单纯跟某家公司的品牌工作人员关系好,就能拿到品牌合作、内容合作的机会。因为企业不差钱,要的就是多渠道强曝光,这些合作机会最终敲定下来自然也不可能是小打小闹的单子。

但监管风向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企业在花钱的时候开始非常谨慎细致地评估各个可能潜在的风险,很多可做可不做的单子最后都会不做。

“别说靠私交来刷脸签单了,看看当下教育培训行业裁员的大动作,很可能此刻对接的人隔天就不在岗了。”

而从单纯的媒体内容合作报道角度,于楠觉得这块的影响也并不小。

“监管加严、企业营收受创,能拿出来的媒体合作预算就更少了。更何况,过去特别喜欢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企业现在恨不得没人关注,连上市这种节点都很少去铺大范围的稿件传播。”

丁楠说,尤其是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专门管理培训机构,并提到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客户都反馈说要等双减细则落地,因教育政策没落地,品牌营销投放索性全部先暂停,任何形式的合作都不考虑。”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