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救不了焦虑,但能治愈浮躁(2)

二、提分的秘密,藏在“慢”的过程里

你发现没?

越是成绩稳的人,做题时越慢。他们不是笨,他们是“有章法的慢”。

第一步,复盘题型,别做题奴。

数学题的套路,永远有迹可循。比如“含参数的单调性讨论”,标准流程就是:求定义域→求导→分析导函数符号→分类讨论。这套逻辑,听上去死板,但真香。你

得先把老师讲的题型框架吃透,然后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写在活页本上,一类一页,列出“适用场景+步骤+易错点”。像做科研一样,记录、修订、完善。

下一次遇到同类题,就能一眼认出“老朋友”。

举个例子,“函数极值点偏移问题”,很多人写着写着就算错导数。解决办法不是多背,而是多拆。

你要清楚每个公式是从哪儿来的,推一次比抄十次有用。

第二步,重建成就感。

别给自己定那种“每天10套卷”的反人类目标。没人能靠熬夜爆肝悟出数学的真理。你可以每天啃一道题。比如高三学生可以设定主题日:今天研究函数单调性,明天钻数列递推。研究的意思不是机械计算,而是拆解它的逻辑。

写下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做、还有别的思路吗、自己容易卡在哪儿。这种“小目标”带来的成就感,比分数更重要。

你开始掌控学习,而不是被题目牵着鼻子走。

第三步,独立钻研,哪怕一题卡一天。

别怕慢。怕的是还没想三分钟就查答案。独立思考那十分钟,是你数学智商真正被唤醒的时刻。就拿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问题,第一次见会头疼。但你静下心,设直线方程、联立、用韦达定理、整理出定点坐标,那一刻,你真的“懂了”。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