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四个字:父母太忙。
忙什么?
不是忙着经营自己的人生,而是忙着盯孩子。盯得密不透风,仿佛孩子随便喘口气都得上报备忘录。生怕漏掉一个细节,错过通往清华北大的高速通道,或者一不小心就把未来输掉。
结果呢?父母累得怀疑人生,孩子学得怀疑人生,亲子关系也被盯成了负分。
你以为这是夸张?真不是。
看看身边,有多少家庭就是这样。父母的焦虑如潮水般推着孩子往前冲,孩子一边被追着跑,一边暗自琢磨如何逃跑。青春期叛逆、心理焦虑、学习抵触,全都在这种高压环境中发酵。

许多孩子并不是因为没人管而长歪,而是被爱得太沉重,压弯了腰。
1、“包办人生”综合症
有些孩子,还在犹豫晚饭是吃米线还是炸鸡,父母已经替他规划好了未来十年的路线图——小学奥数、初中英语、钢琴十级、竞赛证书、出国留学、读研考公,一条龙服务。
开口闭口都是“为你好”。
到最后,孩子没学会选择,反而学会了闭嘴。
补课,便是这种“包办人生”的重灾区。父母心里盘算得很清楚:别人家孩子在补,我家孩子不补,那是不是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于是,孩子被塞进各种补习班,从早到晚,行程表被安排得分秒不差。
然而,学习从来不是靠堆时间来完成的。
没有兴趣的孩子,你让他硬坐五个小时,最后收获的只有对书本的深仇大恨。
更可笑的是,孩子根本没想补课,父母却补得津津有味,补到最后甚至像上瘾了一样。孩子成了课桌上的钉子户,成绩却依然不见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