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跟电脑死机了,你一个劲儿猛按回车似的,结果只能是越卡越严重。抗压要是真能靠“忍”,那小孩早都成忍者神龟了。
实际上,抗压这东西是能教的。
就像游泳不是天生就会,总得有人先拉着孩子在浅水区扑腾两下。面对压力,孩子需要学的不只是“挺住”,更是“怎么拆解”。
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坐在桌前,一边写一边哭。你这时候要是继续施压,他只会哭得更凶。可你要是说:“咱先搞定语文,休息五分钟,再来弄数学。”
这事儿往往就能顺下去。
因为压力就像块大石头,硬砸肯定疼,切成小块就好消化多了。
换句话说,抗压不是要孩子装坚强,是要让他知道:
山再高,也能挖成土坡,一步一步总能挪过去。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那具体该怎么做?
遗憾的是,没有什么“一招制胜”的秘籍。但有几条挺靠谱的思路,分享给你。
首先,压力得能拆。
别给孩子一个模糊又庞大的目标,比如“今天必须把所有作业都写完”。换个说法试试:“先写语文,歇会儿,再接着弄数学。”
小目标完成之后,孩子的安全感就像打游戏存档,能撑着他往下走。
其次,得学会让孩子说“我打算怎么办”。
家长总爱冲上去指挥,结果孩子更慌。其实你只需要问一句:“你想先写哪门?还是先休息五分钟?”让孩子学着自己做决定,哪怕只是个小选择,都能在他心里种下“我能掌控局面”的感觉。
最后,允许有情绪,但不能让情绪占领战场。
孩子哭没问题,抱怨没问题,甚至趴在桌上发会儿呆也没问题。但哭完了、说完了,还得回来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