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家长为啥总是看不上培训班?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有意思的现象?

不管是小区门口还是学校周边的培训班,放学时堵在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很少有当年班里成绩拔尖的。

反而那些当年考试稳坐前几的学霸,现在当了爹妈,面对补习班发的传单,基本都是摆摆手就走,连试听邀约都懒得接,那表情明摆着“这玩意儿不值当”。

为啥会差这么多?

一边是学霸家长的“不屑一顾”,一边是普通家长的“焦虑爆棚”。

你看啊,有的家长周末把孩子往图书馆一放,自己也拿本书陪着,空气里都是安静的书香;另一些家长呢,每月工资刚到账,先划一半给培训班,晚上还得盯着孩子写补习作业,到点再端上夜宵。

同样是养孩子,这状态对比是不是有点讽刺?

先说说为啥,有些家长特别爱“报班”。

其实原因特直白,很多家长当年上学时成绩不算突出,对学习的理解就卡在“死磕”俩字上。

他们总觉得,别人家孩子成绩好,肯定是比自家多刷了题、多上了课,所以打心底里信“努力+补课=学霸”这套公式,完全没琢磨过学习真正的核心是啥。

这些家长还特爱研究“学区房”、“金牌名师”、“早教启蒙课”,张口闭口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还觉得自己抓准了教育的“密码”。

孩子才三岁,就逼着背英语单词;刚满五岁,九九乘法表就得滚瓜烂熟。

结果呢?

孩子连怎么自己思考问题还没搞明白,家长的钱包倒先空了一大截。

说白了,很多培训班赚的就是这份“焦虑税”加“智商税”。

他们把教育当成了军备竞赛,总觉得报的班越多、花的钱越多,孩子就能在考试里“横扫千军”。

但说实话,学习真不是拼装备,靠的是脑子的思维逻辑和对知识的理解力。要是对学习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刷题+补课”上,那这辈子都得被培训班牵着鼻子走,永远都跟不上趟。

再看学霸家长,为啥他们一点都不急?

其实他们自己的学习经历,就是最好的“防坑疫苗”。

他们太清楚了,自己当年成绩好,根本不是因为报了多少班,而是慢慢摸透了“自主学习”的门道。那种感觉就像学骑自行车,摔个两三回自然就会了,没人能替你练,也没人能帮你找平衡。

他们看培训班看得特别透,知道很多机构就是用固定套路帮孩子“快速得分”。

比如老师会直接说:“看到这种题,就套这个公式,别多想”。短期内分数确实能上去,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在一点点被磨掉。

到最后,孩子看到题只会条件反射地套模板,却压根不知道为啥要这么做,这学了跟没学有啥区别?

学霸家长很清楚,真正有用的学习,是把各个知识点串起来,在思考的过程里找到乐趣。可能短期来看,成绩不会一下子冲得特别高,但从长远看,孩子会越来越厉害。

因为他不是被人“训练”成答题机器,而是被“点燃”了主动学习的热情,这才是能走得远的关键。

其实这两种家长的差距,本质上就是认知的差距。

焦虑的家长总想着“弯道超车”,可学习这事儿,哪有什么“超车道”?你今天逼着孩子提前学完初中内容,明天他可能就对学习彻底没兴趣了。

学习需要的不是“拔苗助长”,是一步一步来的节奏感,急不来的。

学霸家长就很懂这个节奏,知道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紧。

小学阶段,重点是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养成好的作息和习惯,刷不刷题真没那么重要;到了初中,再慢慢教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管理作业和考试;等上了高中,就引导他怎么把知识点系统化,怎么独立解决复杂问题。

整个过程是一条慢慢铺展开的长线,不是今天报个密集补习班,明天就指望孩子考满分,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换句话说,前者只盯着眼前的分数,为了一分两分焦虑半天;后者更看重孩子长远的成长,哪怕短期内成绩波动也不慌。

一个是在透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未来的潜力,另一个是在帮孩子一点点积累实力,这格局一下子就拉开了。

说句实在话,我身边也有不少家长踩过报班的坑,后来总结出个道理:

要是真希望孩子走得稳、走得远,最该做的不是报多少班,而是陪着孩子找到“自主学习”的那个开关。

这个开关一旦打开,孩子自己就会主动找书看、主动琢磨问题,反而不用家长天天盯着催,省心得很。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得改改“急功近利”的毛病。

首先,别一天到晚催着孩子刷题,也别被那些“名师独家秘籍”、“三个月提分200”的广告忽悠。教育这事儿最怕急,越急着要结果,往往越得不到结果,最后还容易把孩子的学习兴趣给磨没了。

其次,得给孩子留够思考的空间。

别孩子一遇到难题,你立马就把答案说出来;也别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连发呆的功夫都没有。孩子需要犯错,需要有自己探索的机会,哪怕走点弯路也没关系。

很多人把错误当成灾难,但其实真正的学习,往往就藏在那些做错的题、想错的思路里,改过来了才记得牢。

最后,家长自己也得多读书、多思考。

别总陷在“别人家孩子报了三个班,我们家只报一个会不会落后”的比较里,这种心态特别容易焦虑。你对教育的认知,就是孩子教育的天花板,你怎么看学习,怎么看成长,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想法。

你要是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孩子也很难真正喜欢上学习。

学霸家长为啥总是看不上培训班?

说到底,这么多年,培训班从来没少过,也从来没消失过。

有人靠它补自己的短板,有人靠它缓解心里的焦虑,但真正懂教育的人,从来不会把孩子的未来“外包”给一个培训班。

因为他们清楚,孩子需要的不是“填鸭子”式的灌输,而是能“燃烧自己”的内驱力。

所以,下次再被“弯道超车”“赢在起点”的广告语戳到心窝子时,先冷静下来想想:你到底是想培养一个只能应付短期考试的短跑选手,还是想陪孩子跑一场能持续一辈子的马拉松?

教育这事儿,从来不是瞬间得分的游戏,而是一场慢慢来的修行。急不得,也骗不得,更不能指望靠花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没机会重来的。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