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应对短视频对孩子的侵害?(3)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孩子有多样化的兴趣和充实的课余生活时,对短视频的沉迷自然就会降低。

此外,海特在《焦虑的一代》中强调要让孩子“多一些无监督的玩耍和童年独立”,让他们有机会在现实中尝试、失败并学习。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同龄人线下交往、自由玩耍,在实践中培养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现实生活充满趣味和挑战时,孩子自然不会一味沉迷于手机屏幕。

4.使用引导

承认短视频并非"洪水猛兽",正确使用它,那么它就是一个知识获取与创造性表达的便捷渠道,关键在于其内容质量与使用方式。

对此,家长应主动了解孩子常用的短视频平台、关注的视频和博主,了解他们在看什么、学什么。同时,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青少年模式或内容过滤工具。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挑选和关注优质账号,例如科普、教育类的短视频创作者,引导孩子多接触积极向上、有知识性的内容,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

治标的同时也要治本,家长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辨别短视频的内容质量,提升媒介素养。比如引导孩子查看视频来源是否可靠,寻找内容的证据以判断真实性;再比如鼓励孩子尝试自己制作视频,通过理解创作环节来增强对信息的辨别力等等。

总之,面对短视频时代的挑战,家长既要积极作为,通过规则约束和教育引导为孩子保驾护航,也要保持理性和耐心,避免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禁止。正如海特所说:“问题的核心不在手机本身,而在于孩子关掉屏幕后,现实世界是否有值得停留的东西”。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